株洲日報記者 任遠 通訊員/黃富強
“小區亂搭亂建少了,路變寬了,住著真舒服。”12月21日,淥口區津口路棚改小區居民錢女士滿臉笑意。今年以來,淥口區以創文創衛為契機,對21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城區顏值內涵雙提升。
小區怎么改,居民說了算。該區住保中心負責人介紹,住保中心、鎮(社區)、網格中心和設計單位組成調研組,深入居民廣納民意,把群眾最想改的地方納入改造內容。該區還編制了《株洲市淥口區老舊小區規劃》(2020-2035年),整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盡量做到連片改造,有序融合,一次規劃,分步實施。
對于違建戶,不是一拆了之,凡是自愿配合職能部門拆違的,均按面積給予60元/平方米或120元/平方米的補償。今年,該區老舊小區違章建筑拆除225處,面積達5500平方米,并以點促面,帶動全區拆除違章建筑近500處,面積達16000平方米。
資金方面,該區采取政社協同形式,在積極向上級爭取財政資金的同時,全力保障本級投入,同時大力整合部門資源,并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引導居民出資出力,共建共籌。該區還結合小區家庭餐廚油煙治理,對1500戶家庭的老式排風扇裝置進行治理,既改善空氣,又增加美觀,深受居民歡迎,明年將繼續擴大改造計劃。同時注重改造與管理相結合,使改造效益長效化,鼓勵20個無物業管理小區開展業主自治,目前已全面完成,在株洲市名列前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