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記者 俞強年 通訊員/江明治 羅麗虹 林開利
綠水青山,這是新時代的考卷,也是老百姓的期盼。這些年,炎陵縣堅持以實施河長制為總攬,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11月16日,該縣新建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啟動。“項目建成后,將惠及城區、工業集中區和10個鄉鎮,為改善炎陵生態環境、提升水環境質量,推動我縣‘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炎陵縣委書記、縣第一總河長尹朝暉表示。
霞陽鎮炎西村,過去,村民的生活污水大多經過簡單的沉淀處理就排放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水體造成污染。
“冬天氣溫低,污水散發的異味還不明顯,到了夏天就刺鼻難聞。”村民潘海兵期盼說,環境是大家生活的最基礎的條件,村民們對污水處理這個建設項目非常期待。
“小康不小康,環境算一樁。”村黨總支書記潘平才說,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農村人居環境,也直接影響到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建立城鎮污水處理廠后,將使村里更美麗宜居,百姓的生活質量大大提升。
目前,炎陵縣在株洲市率先完成了所有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采取“格柵池+厭氧池+人工濕地”模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覆蓋全縣120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5%。
炎陵縣九龍工業園區,經過管網收集的工業污水,正流入到炎陵縣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進行凈化處理。目前,該縣已建成并運行的集鎮規劃建成區及以上污水處理廠7座。
針對全縣城鎮污水現狀,炎陵縣將城區、工業集中區和10個鄉鎮集鎮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納入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3.26億元,共涉及污水處理廠14座。其中新建7座,總處理規模1.8萬立方米/天,其中新增處理規模0.48萬立方米/日,新建配套管網長度約131.28公里。
“建成后,全縣城區、工業集中區和鄉鎮集鎮區將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陳克軍表示,鄉鎮的水會更清,土壤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對于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很有意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