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聞網10月1日訊(通訊員 馮好 劉靜 記者 向胤蓉)中秋節吃月餅以示“團圓”,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習俗,今年中秋、國慶重疊,很多人帶著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趕回家中,與家人一起共度中秋佳節。
可是,在城市的某些角落,仍然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回不了家,吃不上月餅,更無法實現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他們就是流浪乞討人員。
周冬仔:我今年64歲了,這是我第一次吃月餅……
9月30日晚上9點左右,株洲大橋河東橋下,一位老人靜靜躺在一張草席上,身上蓋著一層薄薄的毯子,當株洲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和紅薔薇社工將他叫醒,并送上一盒月餅及生活物資時,老人的眼神有些慌亂。
“老人家,中秋節了,我們給您送來一盒月餅和生活物資,祝您節日快樂啊,我們袋子上有聯系方式,如果您愿意接受救助,就隨時給我們打電話。”
明白了工作人員的來意后,老人安定了許多,在得知老人還沒吃晚飯時,社工馬上給他打開了一個月餅。接過月餅,老人輕輕地咬了一口,慢慢地咀嚼了幾下,突然說:“我今年64歲了,這是我第一次吃月餅!”
老人名叫周冬仔,今年64歲,江西永興人,在外流浪已有40余年,家中已經沒有親人,于是選擇在外流浪乞討為生。
中秋和月餅,一個都不能少!
在一橋河東的觀景臺上,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為62歲的劉江老人送上月餅和生活物資時,老人很是開心,馬上拆開一個吃了一大口……
老人來自山東,因為家中沒有親人和牽掛,在外流浪也有二十余年。老人說上次吃月餅應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他說他似乎找到了曾經熟悉而又陌生的月餅的味道……
河東天元橋下、沿江路旁,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和“紅薔薇”社工也為那里的流浪乞討人員送去了月餅和節日的祝福。
在市三醫院、神康醫院、康復醫院,市救助管理站同樣為托養在那里的流浪人員送去了月餅和節日的問候,并且對托養機構的消防安全、流浪人員的健康狀況和飲食情況進行了督查。
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給每位正在接受救助的對象也都送去了月餅和節日的祝福。市救助管理站四級調研員、站長江廣贊說:“他們雖然有的暫時不能回家,有的已是無家可歸,但是現在救助站就是他們的家,我們一定要確保他們度過一個祥和、幸福的中秋佳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查看全部